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说课评课小学语文:《长城》说课稿

小学语文:《长城》说课稿

11-30 14:16:22|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说课评课|人气:713
小学语文:《长城》说课稿小学说课评课,

  
  1)《长城》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长城远、近景图的课件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四、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准备采用“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在历史情境中激情
  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
  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课文教学我以交流资料为起点。请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交流完之后,把它贴在后黑板的读书角。学生可能搜集到的资料有:“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好汉坡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刻、曾有宇航员说,从月球俯瞰地表,惟有两处建筑遥遥可见,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长城经过的省市、修长城的目的、时间……齐读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老师搜集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期待,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的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氏城文化的兴趣。
  (二)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
  学生们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让他们带着定的知识储备进入读书过程。首先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温馨提示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这一遍读,重点放在读正确、读流利,有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查字典解决,养成良好的利用工具书的习惯。接着,同桌互相检查读生词,并将自己认为需要给大家提醒字、词交流交流。如“血汗”中血的读音,“堡垒”的垒,3个撇着点要写均匀,“屯兵”、“堡垒”的意思。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读,就是让他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最后要学生说说读书知道了哪些内容,在学生的汇报中,我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理请课文的思路。www.ertong6.com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在精读全文时,我以学生品读、感悟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1、抓品读,促感悟
  读,是学牛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在教学长城远景一段时,我就准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长城万里雄姿之美。长城“有十万三干多里”,一万三干多里到底有多长,学生未必能体会出来,因此,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入具体实例:二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导学生领会长城的长,借助图画,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在理解感悟之上我再进行朗读牵引,读出长城的长和气势雄伟。
  2、抓词语,说感悟
  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学习长城的近景,先让学生勾画课文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地方,再结合“近景,,图,了解“垛子”“射口”“了望口”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试着画出长城的结构示意图,学生由此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全班同学都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3、抓句子,淡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联想”这部分教学,我先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可以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勾勾画画,读到动情之处可以批注点自己的感受。没有“牵引”和“指导”,而是让学生以“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的汇报方式,使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可以让学牛比较下,大概相当于五、六十个同学的总重量。“才”表示长城的建成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学生通过交流汇报,经历了作者的情感历程后,便产生了表达情感的欲望。而朗读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方法一这是最基奉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情感的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形成强烈的共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语文
  素养。
  文章的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抓住“气魄雄伟”引导学生读出无比自豪之感。长城是世界历史卜的一个伟大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足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此时此刻,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出来。此时,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会在笔下流淌,学生的情感将会得以提升。
  (三)拓展延伸,在心灵倾吐中移情
  课堂结尾不应只画句号,课虽终,情未了。我“追踪’’学生的课后动态,设计了自选作业:
  1、2008年,奥运会将在首都北京举行,那时,会有很多的外国人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正好是位小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他们呢?请创作一篇解说词。
  1、出一期以“长城”为刊名的手抄报或电脑小报,自己进行设计、编辑,
  举办.个小型展览。
  2、读一读“资料袋”,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2)《长城》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首篇课文《长城》,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www.ertong6.com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全文不仅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气势雄伟,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抒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教学前,学生已经利用计算机搜集了大量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图片等资料,对长城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理解了本课生字生词,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结合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引导学生品读、讨论、领悟,让学生用眼睛去接触文本,用大脑去思考和体验文本,用朗读去转换、表现文本,用语言去表达体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勾画、批注,在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文字的训练、表达方法的渗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形成自己读懂课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这三个环节详细介绍本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首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要求学生开火车读。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复习,同时也为这节课品读课文做好了铺垫。
  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你对长城有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长城。这个问题的抛出会使学生在头脑中浮现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使学生很会进入的课文情境。
  此时,我便因势利导。的确,长城就像是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都会令人胸襟开阔、思绪万千。难怪,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这气魄雄伟的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既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因此,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理解这个中心句上。以下教学环节也几乎是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怎样理解这句话展开的。
  下面是第二个环节,品读感悟。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体会“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www.ertong6.com
  这是本节课学生的第一次读,而且是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会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想,边读边划作批注,更是要求学生要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接着学生开始汇报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就依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带领学生逐段分析,逐段品读、感悟。
  一通过感受长城之长,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前一句描写了长城长,后一句具体写出了长城的具体长度。
  我先是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写长城长的,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接着我便追问,长城的确犹如一条巨龙,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峭的山岭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作者用了一个词描写它的这一姿态,是什么?继而带领学生理解蜿蜒盘旋,并指导学生读出蜿蜒盘旋的姿态,气魄雄伟的气势。板书,远看蜿蜒盘旋。
  在学习第二句话,了解长城具体长度时。我先列举一个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万三千多里”,二十年前,有个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导学生领会长城的长。再为学生展示一张长城行径路线图,使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长城蜿蜒盘旋,横向贯穿全国的气势。这样学生也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理解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这一部分我将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想象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感情充沛地读,淋漓尽致地读,在读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万里长城时的艰辛。
  一默读。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字或哪个词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新课标指出,各个阶段都要重视默读。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安安静静的去思考、揣摩、品味。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才会变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才能变得安静,思维也将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一段中,几乎每字、每词,字里行间都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从沉重的山石、陡峭的山峰中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步履艰难。从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时代背景中可以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时的艰辛。从数不清、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可以想象到修筑长城的时间之长,克服的困难之多。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只有通过默读这种方式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把刚才所体会到的情感都带回到这段话中,看看谁能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
  三想象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场景,思考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领学生在一段段遐想后再去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通过一遍遍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他们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感到自豪,最终从心底里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板书
  三通过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体会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刚才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历经种种磨难才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我就顺势追问,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他们要来做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长城有怎样的结构,能够起到防御外敌侵略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长城的结构。此时板书,近看设计巧妙。www.ertong6.com
  接着在问,除了近看长城设计巧妙外,长城还有怎样的特点?继续板书高大坚固。
  总结,近看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之巧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因此当世人当上长城后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至此,学生就分别通过远看长城蜿蜒盘旋:近看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这三个方面全面的、深刻的体会到长城的伟大,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总结板书,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方法。这样,本课的主要内容也就讲授完毕。
  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
  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是为了保卫祖国,抵御外族侵略。今天,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又该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怎样的长城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这样设计拓展延伸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明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但在新世界,在和平年代我们保卫祖国的方式要有很大不同,在这样的年代里,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心中筑起爱心的长城、友谊的长城、文明的长城、知识的长城,用我们的知识,力量去保卫自己的祖国,使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以上就是我这次说课的全部内容,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长城》说课稿
  一、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长城》这课,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抓住文章文眼“奇迹”后,围绕文眼“奇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划出最能说明长城奇迹的词句。这就是在教给学生一种十分好的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抓文章的中心,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来理解中心。
  发展思维:在学生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联想法、结合上下文、图文结合法、发现法写自己的感受、体会,这实际上就是十分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
  获得审美体验:课堂上,通过品析句子、教师语言创设情景等方法,采用范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指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本表达的语言美、长城的雄伟之美、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赞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长城》这课所采用的“边读边想批感受”的读书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阅读手段、途径,它的目标就是有益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材、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学行为应该是交流互动、共生共进,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做。
  《长城》这课,我把自己的位置从一个主讲者、发问者变成了一个阅读文本后,与学生交流感受的交流者!1、引导学生谈读书感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学生说得不到位,我进而谈谈我在读这部分时的读书感受,与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读书交流氛围中,共生共进!如果学生说得十分精彩,我则根据他的读书感悟好在哪里进行评价,让别的学生在我的评价中,明白这名学生发言哪点好,我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把以往阅读教学中所忽视的培养感受能力,提了出来,并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长城》这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旁,写下自己内心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们进行交流阅读感悟,这样就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能力,而且,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www.ertong6.com
  二、说教材:
  本单元要求:《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十七课,是第五单元中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后面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和《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气魄雄伟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说教法:
  抓文眼教学法:文章是有文眼的,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准确地抓住并围绕文章的文眼,来组织,这样就能把学路、教路、以及文路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老师、文本间进行有效的对话。
  板块教学法:本课围绕文眼——“奇迹”,采用我校《有效备课的方法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的板块教学法:导入(创设情景,引出奇迹)——初步感知(初读课文,感知奇迹)——品析句子(品读句子,感受奇迹)——感情朗读(感情朗读,升华奇迹)——拓展延伸(课外延伸,拓展奇迹)
  品词析句法: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学行为应该交流互动,共生共进。”本节课,在学生谈出自己对重点语句的感受后,我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得到活跃,让文章的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让学生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进而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四、说学法:
  边读边想边批注:新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还要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让学生在读书中,划出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词句,并批注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种十分好的精读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朗读法:在学生对文本充分对话后,在充分感悟到长城的雄伟气势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后,采用语言创设情景的方法和引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抒发出心中的感情,同时对文本的感悟在感情朗读中得到更高的升华。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创设情景,引出奇迹
  我从由学生熟悉的形象——在电视上看到的长城,导入本课,并让学生说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觉得十分熟悉,这样表达欲望会十分强烈,还能为学习本课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接着引出里根称赞长城是奇迹的话,既能帮助学生在初读文章时找到课文的文眼,进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又能激发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感知奇迹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类文本分别提出了阅读能力方面的要求,其中对课文的阅读要求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本课让学生带着问题——作者对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概括),在课文中去找文章的文眼,有利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也为学生下一步品味重要词句、理解文本主题找到了中心。
  (三)品读句子,感受奇迹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题眼“奇迹”进行品词析句,谈阅读感悟,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顺着学生的学路、文章的文路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得到升华。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这四个句子: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城真长,是个奇迹。)www.ertong6.com
  2、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长城坚固,是个奇迹。)
  3、长城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长城顶很宽,是个奇迹。)
  4、城墙外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设计巧妙,是个奇迹。)
  (四)感情朗读,升华奇迹: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充分感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后,采用语言创设情景,感情引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抒发出心中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同时对文本的感悟在感情朗读中得到更高的升华。
  (五)课外延伸,拓展奇迹:
  学生在围绕文眼“奇迹”,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感悟和理解之后,紧扣“奇迹”,拓展延伸,同时渗透方法于其中,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进一步体验长城的奇迹。这样把课堂上学习、感悟语言的方法引导学生渗透于课外,正所谓“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六、说板书:
  

关键字: 小学说课评课,说课评课范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说课稿 长城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