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随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1-30 14:16:22|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教学随笔|人气:271
教学随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教学随笔,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233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语文课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文就头疼”,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
  对兴趣重要性的认识是一码事,在实践中能不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是一码事。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从不发脾气,总是亲切地启发诱导他们,即使是对他们的批评,也使他们感到这是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二、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善于设问,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勤思多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老师讲话,如果声音太高,学生受不了,但老是低音对小学生也不合适;快了学生听不清,慢了学生不爱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该高得高,该低得低,要高、低、快、慢适中。又如,有的老师讲话有语病,讲一句话“啊”一声,结果,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数“啊”字,学生的兴趣被老师的语病吸引了。提问也要注意艺术,有的老师猛然提出一个问题,叫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既没有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不是面向全班。结果,这个学生很紧张,别人看笑话;老师如果立即对这个学生和发笑的同学进行批评,一堂课就会全给搞乱了,怎么能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设问,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勤思多练。学生学习兴趣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太难的问题愿意自己想一想,亲手做一做,一旦当他想出来或者做对的时候,他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多想想,多练练。想什么?练什么?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差,教师要帮助学生设问,要为学生想想、练练提供明确的目标。当然,让学生想的、练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更不能负担过重。过易学生不必思考,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难学生无从思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负担过重只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反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难易适度,多少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努力能获得一定答案的问题。例如,北京市小语课本第九册《朱总司令帮助农民种稻》一文,说的是朱总司令与劳动人民心连心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课文只写了一句“朱总司令住在河北建屏县柏坡乡的时候”。到底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没有具体交代。我问学生,学生从课文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于是,大家就积极地阅读、思索。有的说是解放前,因为书上有一句农民刘永久的话,说:“总司令,您只要把敌人打跑,把生产领导好就行了”,说明那时敌人还没有全打跑,是解放前。有的说是解放后,因为课文中有土改工作团,没解放怎么会有土改呢?各有理由,课堂上思想十分活跃。以后当老师说明朱总司令住在建屏县柏坡乡时正是一九四八年全国尚未解放而建屏县已经解放的时候,他们就恍然大悟,有的甚至后悔自己为什么不从多方面再往下想一想,觉得老师提的问题很有意思。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不断出现以后,学生不但能从老师的设问中,通过自己的想和练激发起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在老师设问的启发下,激起自己独立设问的愿望,从而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对语文的兴趣。
  三、充分发挥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来吸引学生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语文学科较之数学、常识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课文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充分利用语文课中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就可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极有利的条件。例如,有不少古诗内容丰富,语言精练,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十分动人。小学生记忆力强,十分爱学爱背优美的诗歌。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曹丕迫害曹植,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并教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很感兴趣。等我讲完,他们已经会背了,而且还要求多教几首。第二天我又教了一首《咏鹅》,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学生更高兴了,有的说:“我们都九岁了还不会呢!”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他们在家背,在学校背,上楼也要背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学诗、背诗当作精神上的享受。学生称它“是一种休息”、“娱乐”。又如表情朗读,它接近于朗诵,形象、具体、有感情。只要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并且有所感受的时候,他就会迸发出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读,也不喜欢读,认为读课文挺枯燥的,意思懂了就行了。后来,我请演员给他们作朗读表演,让外校朗读好的小朋友朗读课文并录音,配合教学拿到教室里放,激发了学生朗读的要求。以后,我进一步给班上的学生录音。学生读得不好,我耐心指导,从不批评。录了音就拿到班上放。学生听了自己的录音,感到无尚光荣。大家受到了极大的激励,一个赛一个,很快,朗读的兴趣就培养起来了。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高,这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www.ertong6.com
  四、要让学生不断地学有所得,学到真本领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都会妨碍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第89页。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学有所得,就能不断地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情感。反之,就会感到“没意思”。特别是当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检查的时候,好的成绩赢得了表扬、奖励和荣誉,学生就会感到有了前进的力量,从而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去探求新的知识;相反,因成绩不好,得到的是责骂或讽刺,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会失去对学习的信心。有时我们问学生为什么对语文不感兴趣时,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回答:“语文太难了,我不会分析,又不会作文”等等。“不会”就是没有学到真本领。没有真本领就不会有对该门功课的兴趣。兴趣与学习成果往往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千方百计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学生教了九十五篇课文,以后每学期都教六、七十篇。学生学得多,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普遍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赞许,他们越学越爱学。学习的成果反作用于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巩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往往还与其他各方面因素联系着,如,学习动机,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还必须随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工作。
  

关键字: 小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范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