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教学反思

11-30 14:16:22| http://www.ertong6.com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气:376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
  做一片美的叶子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www.ertong6.com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
  3.怎样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
  《做一片美的叶子》文质兼美,简约冼练,诗一般的语言极富启发性.这样的文章,切忌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在读中让学生自己驱赶悟,让诗意在诗意的课堂上生成,涌动,回荡.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实践——体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在亲身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同时为理解文中叶自"形态各异"做好铺垫.
  课堂交流——感悟.首先展示自己搜集的树叶,并告诉大家你在哪搜集到的,当时情境如何等等,进行说的训练.接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有伟大朋友也去搜集树叶,却空手而归,给我们留下一片优美的文章,他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叶子呢?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对树与叶的体悟,让学生明白树离不开叶,叶也离不开树,叶为大树而生,叶,只有在树上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朗读来展现,升华.最后,紧口"做",生发独特的体验.为了让学生与文本更好的沟通,教者往往需要还原或创设产生文本的语境.在充分讨论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完成填空:为了____,做一个_________的吧!从而达到"让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的目的.
  课后延伸——导行.提出一个问题:想想你会怎么处理手中的叶子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学终将也要回到生活之中才是完整的教学.一石激起三尺浪,这一个问题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面对自己手中的叶子,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对课文会有更深的了解.
  由于注意保持课文的完整性,也没有用教师的理解去束缚儿童的感受,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或许学生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并没有完全了解,但我想文章的阅读意义会随着学生一同成长,朦胧些,或许对他们更有好处.这也是这一课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吧!
  

关键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美的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