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04-04 20:41:46|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人气:213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笛子 
     民间吹管乐器。古称横吹,后来也称横笛。
        俗称“笛子”或“梅”。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文物中,有笛两支,斜吹,无笛膜孔,说明早在西汉初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笛类乐器已在我国南方流传,比历史上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公元前l19年)后将笛传入当时首都长安早半个世纪。
        而《史记》中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做笛吹之,似凤鸣。”确定了用竹制笛的时代为华夏社会的殷商时期。 
        隋代以后,笛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 。宋时,笛在整个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很重要了,当时流传的“鼓笛曲”这种演奏形式,就是以鼓、笛作为演奏的中心,“笛韵浑如丹凤叫,板声有若静鞭鸣”就是对“鼓笛曲”演奏的一个生动写照。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中,也多处记载了笛和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舟人吹笛》:“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轻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击许。”
        明、清时期,笛已成为大量民间音乐如:江南丝竹、二人台牌子曲、十番鼓、十番锣鼓、西安鼓乐、潮州笛套锣鼓以及北方鼓吹乐中本可缺少的主奏、合奏乐器,并广泛地应用于戏曲、说唱、歌舞音乐的伴奏。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声乐伴奏和民间器乐合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它的独奏艺术。 
      竹笛是中国人类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也是世界《乐器史志》上年代久远的古老吹奏乐器,是全球笛类乐器的鼻祖。
      竹笛的生成、发展过程,是与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地理观象、人文现象、社会现象、物理学、数学、设计学、美学、音响学、哲学、史学、琴、棋、书、画等科学领域,艺术门类有机地、共同地相互敷衍、促进、联系、进化、提高的。
       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竹笛抒写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篇。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经过多次改革,又先后制出了成套的十二调的笛,在曲笛的基础上改制了加键笛。保留原有的六个音孔,用键子控制新增的半音,便于临时升降半音及转调。 
       笛以竹制管身,管身上开有吹孔、膜孔、两个(或四个)出气孔和六个按音孔。膜孔上蒙以芦膜或竹膜,吹孔的左端堵以笛塞,横吹。能吹两组多的音,音色清脆。
       笛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有曲笛、梆笛两种。用于伴奏昆曲或合奏的叫做曲笛,用于伴奏梆子腔的叫做梆笛。梆笛短于曲笛,音高一般相差四度。曲笛和梆笛又各有相差高低半音的两种。除此之外,还有无膜笛、潮州笛、短笛、鹰骨笛等。 
       曲笛演奏风格音调浑厚圆韵,柔美流畅。
       旋律进行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平稳舒展。乐曲情绪顿挫有致,抒情委婉,富于歌唱性。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常用技巧有垫音、倚音、泛音、颤音、赠音、震音等。主要代表人物有赵松庭、金祖礼、陆春龄、陈重等。乐曲有《鹧鸪飞》、《小放牛》、《欢乐歌》、《中花六板》、《云庆》、《三五七》、《姑苏行》等。 
      梆笛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及北方各民间器乐合奏。
      梆笛比曲笛管身略短,管径比曲笛小。梆笛演奏风格音调高亢明亮,旋律起伏跌宕,节奏活泼跳动。乐曲情绪粗犷豪爽,热情奔放,富于戏剧性。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常用技巧有顿音、颤音、抹音、历音)、垛音、花舌音等。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子存、刘管乐、梁培印等。乐曲有《五梆子》、《黄莺亮翅》、《喜相逢》、《放风筝》、《挂红灯》、《荫中鸟》、《顶嘴》、《卖菜》、《冀南小开门》等。 
       南北笛曲风格相互吸收影响,推动了笛子演奏艺术和创作上的发展。优秀的笛曲如《早晨》 (赵松庭曲)、 《荫中鸟》 (刘管乐曲)、 《陕北好》 (高明曲)、《姑苏行》 (江先谓曲)、 《牧民新歌》 (简广易曲)、《牧笛》 (刘炽曲、刘森改编)、《帕米尔的春天》 (刘富荣曲)、《婺江风光》 (赵松庭曲)、《秋湖月夜》(俞逊发、彭正元曲)等。
巴乌 
      巴乌是彝、哈

www.ertong6.com 尼、傣、佤、布朗、苗等少数民族的单簧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粘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蔑编制的活动簧套。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品种有单管、双管之分。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常用巴乌全长30—60厘米。 
       演奏时,竖吹口含簧片,横吹将簧片置两唇间,气流振动簧片并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技巧,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近年来,对巴乌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巴乌管身略粗,加了四个键子,音域有所扩大,音量增加。
       音色】
      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管子 
     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称筚篥。约在隋代(公元581—618年),由新疆传入内地。
       隋唐九、十部乐中,有好几部用到筚篥。
       这一时期关于筚篥演奏方面的记载,杂录、诗文中亦不少见。
       如唐·李欣《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一诗:“两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又如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所载:“德宗朝有尉迟青,官至将军。大历中,幽州有王麻奴者,善此伎,河北推为第一手;恃其艺倨傲自负,戎帅外莫敢轻易请者。时有从事姓卢,不记名,台拜入京,临岐把酒,请吹一曲相送。麻奴偃蹇,大以为不可。从事怒曰:‘汝艺亦不足称,殊不知上国有尉迟将军,冠绝今古。’麻奴怒日:‘某此艺,海内岂有及者耶?今即住彼,定其优劣。’不数月,到京,访尉迟青,所居在常乐坊,乃侧近僦居,日夕加意吹之。尉迟每经其门,如不闻。麻奴不平,乃求谒;见阍者不纳,厚赂之,方得见通。青即席地令坐,因于高般涉调中吹一曲《勒部羝》曲。曲终,汗浃其背。尉迟颔颐而已,谓曰:‘何必高般涉调也?’即自取银字管,于平般涉调吹之。麻奴涕泣愧谢,曰:‘边鄙微人,偶学此艺,实谓无敌;今日幸闻天乐,方悟前非。’乃碎乐器,自是不复言音律也。元和、长庆中有黄日迁、刘楚材、尚陆陆,皆能者。大中以来有史敬约,在汴州。”
        北宋教坊十三部中有筚篥部,并以其为主奏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现在民间习惯称管子,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以及僧、道宗教音乐。 
       管为木制,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双簧。管的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队中常常用以领奏。建国后,管的制造和吹奏技术都有了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二组又六个音,加键管能演奏十二个半音,便于在合奏和独奏中发挥更大的效能。目前在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键管。 
       管子的种类主要有单管(分大、中、小三种)、双管、喉管等三种。单管音色比较明亮,著名的乐曲有《小二番》、《万年欢》、《小开门》、《放驴》、《拿鹅》、《柳叶青》、《采茶》、《白云》、《祭马》等。双管在隋代十部乐中巳应用,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双管由两支同调管子并置换奏,管身较细,两管可固定,亦可不固定,音色较单管细弱柔和,多用于独奏、合奏。著名的乐曲有《江河水》。喉管管身较细长,音色柔和,较为深厚圆润,以喉管为主演奏的广东音乐乐曲有《下渔舟》、《杨翠喜》、《池村夕照》、《雁南归》等。 
       管子演奏技巧以单管虽为丰富,常用技巧有打音、垫音、颤音、溜音、涮音、跨五音、花舌音、鼓音、滑音、箫音、泛音等。
葫芦笙 
        葫芦笙,是流行于彝、傣、怒、纳西、拉祜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这种乐器早在西汉时已出现,在唐代也有记载,宋陈旸《乐书》中提到唐代有葫芦笙,以及宋初西南地区有瓢笙。宋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桂海虞衡志》,宋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中,都提到他们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看到的葫芦笙。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
       葫芦笙是将小葫芦挖空作音斗,上插竹管,每管根部都装有铜质或竹质簧片,管下端开一小孔。演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管孔。葫芦笙音色柔和,但音量较小。 
      葫芦笙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
葫芦丝 
  &nbs

www.ertong6.com p;  葫芦丝,是流行于傣、彝、阿昌等民族的乐器,又叫葫芦箫。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内,在插入葫芦内的竹管下端,都嵌有铜质簧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前六后一)。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因而能吹奏出各种和音。葫芦丝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条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的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着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1958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 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初巳出现。南宋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桂海虞衡志》中,曾提到他当时在广西所见的瑶族八管芦笙。 
        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从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的构造,是用六很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二排插入木制的笙斗;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有的芦笙,在竹管上端套上竹篦折成的三角形喇叭或套上稍大的竹筒,起共鸣作用。各管音高的次序,随着地域和民族不同而异。吹奏时,以单音奏旋律,同时发出两个以上的和音作伴奏。
        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贵州苗族地区,有大小不同的四种芦笙组成的乐队,并且有一整套传统的芦笙曲。
       经过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有的将木制笙斗改为金属笙斗,有的加上音键,扩大了音域,能吹奏十二个半音,解决了转调问题,能演奏较复杂的乐曲。
        排笙,是解放后根据芦笙的原理改革发展而成的。有二十个管,用键盘弹奏,用脚踏风箱辅助吹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成为乐队中的低音管乐器。 
        芦笙筒,又称大筒,是在苗族单音芦笙筒的原理上发展而成的,有二十九管,用键盘弹奏,成为乐队中的低音管乐器。音色浑厚宏亮。笙管按半音次序排列,可奏十二个调。 
唢呐 
      中国民间吹管乐器。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为海笛。
        中国的唢呐,源于波斯、阿拉波的双簧吹管乐器苏尔奈,但远远后于筚篥传入中原。据明徐渭《南词叙录》所载: 
      “中原自金、元二虏猾乱之后,胡曲盛行,今惟琴谱仅存古曲。……至于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明代,唢呐多用于官府和军乐。如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乐民怕。那里去办甚么真共假?眼见了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生动地描绘了欺压百姓的官船上亦使用了唢呐。
        又如戚继光的《武备志》:“操令凡二十条,凡学号笛,即是吹锁呐。”根据王圻《三才图会》所载:“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末唢呐已传入我国民间(中原一带)。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已在我国普通应用。清代将唢呐放在回部乐中使用,称为苏尔奈。它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等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打和锣鼓乐队中大都离不开唢呐。 
       唢呐由哨、气盘、芯子、杆、碗各部组成。多以柏木制成锥形管身(也有以竹或以金属锡、铁、铜铸管身)。
       管上开八个音孔,亦有海笛(小唢呐)于锥形管上开七孔。木管上端装一铜管,铜管上端套一苇制哨子,木管下瑞承接一个喇叭形铜制扩音器。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间艺人能控制气息,吹出柔美的箫音。 
       经过改革的琐呐有高、中、低三种,有为还加了音键,扩大了音域。唢呐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如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安徽、吉林、辽宁等地)和民间吹打乐(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如维、藏、蒙、彝、黎等族聚居地,亦都广泛应用(但形制和名称均有所不同)。
    

www.ertong6.com ;   唢呐演奏的代表人物主要在北方,如山东的袁子文、魏永堂、任问样;河北的任起瑞、赵春峰、赵春亭、梁培印、山西的冯贵、郭二、王大有、刘凤桐;河南的郝玉歧等。著名的唢呐曲有《得胜令》、《百鸟朝凤》、《小开门》、《大合套》、《抬花娇》、《一技花》、《淘金令》、《海青歌》、《云里摸》、《满堂红》、《将军令》、《喜庆》、《全家福》等。 
萧 
       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上古时期,称排箫或籁、比竹,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诗经·周颂》中写道:“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肃和鸣,先祖是听。”《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茭。”箫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用于伴奏、合奏和独奏。 
       箫以竹制管身,一端以竹节闭口,另一端开口。吹口开在闭口端竹节侧,按音孔古制篴有四个,西汉京房君明(公元前77年——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孔,才有五个按孔。晋代乐工列和在公元247年左右所吹的笛(篴),已有六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差不多了。唐代有一种称为尺八的吹管乐器,形式与今天的箫相似,但另加有贴竹膜的孔。 
       箫的按孔为前五后一,上端开一吹口孔。音色圆润、柔和。箫的音域为两个八度加一音,音色深幽柔雅,善于演奏抒情性的乐曲。福建南音所用洞箫(南尺八),它保留了晋、唐六孔尺八的优点,同时吸收了宋代尺八的构造,取竹之根部制成。它以十目(节)九节(段),一目两孔为标准,造形独特。洞箫发音浑厚恬美,音域较宽,演奏技巧比较复杂。 
        箫与排箫的区别主要在于箫的管身为一,排箫以多管编排;箫为一管多音孔,一管发多音;排箫则一管只发一音。
埙 
       吹奏乐器。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在古代宫廷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埙体的外观式样历史流传下来的也很多:唐三彩陶埙,红陶刻花埙,怪兽埙,人面埙,绘龙埙……最原始的埙没有音孔只有吹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奏的需求,埙的音孔渐渐增多了。按音孔来分,从无音孔到有音孔,从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经有六孔埙,清代宫廷云龙埙即是六孔埙。现代普遍流行八孔埙和九孔埙。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
      《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音“迟”)”,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
       古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说的是上天诱导平民,犹如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高贵的和纯洁、牢不可破的友谊。
       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
       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在指法上有颤音、打音、抹音等技巧。九孔紫砂陶埙已在今日中国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 
板鼓 
        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
        板鼓鼓框为坚厚的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所以又叫它单皮鼓。演奏时,将鼓空悬在系有绳子的竹制或木制的鼓架上,用两根鼓签敲击。
        板鼓分为几种,鼓面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它们各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南方十番鼓中所用的板鼓,鼓面较大;京剧和其它一些地方戏中所用的板鼓,鼓面较小。在板鼓上,鼓心和鼓边,发音高低不同。演奏时用点签(用鼓签点击鼓面)和用满签(用鼓签平击鼓面)能发出不同的声响,结合着力度的轻重,鼓点的疏密缓急,杰出的鼓手,常能作出多样的变化。 
       

www.ertong6.com ; 板鼓形体矮小,鼓身木板较厚,用五块色木、桦木、槐木或桑木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框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蒙厚猪皮或牛皮,鼓皮张紧于鼓面并包到鼓身底端,用密排鼓钉绷紧,并在底部箍以铁圈。蒙皮的鼓腔部分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 
       在戏曲乐队中,板鼓与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演奏者被称之为“鼓佬”、“鼓师”。
       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各种身段和动作伴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演奏板鼓,将鼓吊于木架上,用两根藤或竹制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使用点箭(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平击鼓面)发音也不同。有双打(双手持箭齐打或交替滚奏)、单打(右手持箭击鼓,左手持拍板敲击)、闷打(左箭压住鼓面,右箭打鼓面,发出闷音)等技巧。在民间器乐合奏,如“十番鼓”、“十番锣鼓”中与同鼓并用,由一人兼奏,居领奏地位。
梆子 
       民间打击乐器。大约在十七世纪左右,随着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应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梆子有两种形制,一种为木棒式,为两根长短不等的硬木棒,长的一块为圆形,稍短的一块为长方形。演奏时,左手执方形,右手执圆形硬木捧,互击发音,音色高亢、坚实,为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另一种为方框式,流行于我国南方,呈长方形的南梆子,中空,用苇签和竹签敲击,多用于合奏的乐队之中,发音柔和,主要配合乐曲敲击节奏

关键字: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