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古代文学诗词赏析孙光宪《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解析及赏析

孙光宪《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解析及赏析

11-30 14:15:59| http://www.ertong6.com |诗词赏析|人气:281
孙光宪《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解析及赏析诗词赏析,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①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②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杏杳③,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①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②楚天:泛指今湖北、湘南一带。③杳杳:幽远。
8. 词的第一句“蓼岸风多橘柚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请找出其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并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


8.①首句写蓼花盛开,清风徐徐,橘柚散发扑鼻芳香,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令人喜悦的深秋画面。(2分)②点明离别的时节、地点;以乐景衬哀情,第一句通过描写喜景(江边的美景给人带来享受),衬托出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中却要送客)。(3分)
9.“孤” (2分)词人写帆影之孤,凸显离人行旅之孤,寄托了词人对朋友的眷恋(难舍)之情和别后寂寞孤独之感。(4分)(答其他字眼,若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怀远之词。

    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景,情调婉转。首句写送别之地的景象。江岸边,蓼花盛开,星星点点的淡红花瓣,迎风摇曳,煞是可人。江风阵阵,送来缕缕橘柚的芳香,沁人心脾。这秋天的景象是如此醉人,同时也让人越来越清晰地触摸到深秋的凉。李白有诗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深秋时节,加之“风多”,本已使人不胜秋之凄凉,更何况要在个时候送别呢!这为下文写惜别之意作了铺垫。次句由近及远,写诗人伫立江边远眺,只见“暮霭沉沉楚天阔”,景观顿然转而悲戚。离人将去的地方,在那茫远的楚地。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因而这“一望”,自然是令人伤感的。用一“望”字,领起以下四句。第三句由面而点,自上而下,从辽阔的“楚天”,转到江流中的“片帆”这一形象上,类似电影的特写镜头。你看,烟波浩淼之间,片帆一点,于粼粼碧波上闪着孤独的光芒,渐行渐远。这一句,其实是对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留”两句诗的化用。从“闪孤光”三字中,我们恍惚看到了词人那种长久地痴情地注视帆影远去的幽怨的目光,仿佛听到了他轻轻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孤光”的“孤”字,用得尤妙。写帆影之孤,其实是衬托出离人行旅之孤。再联系上一句,我们还可以看到词人有意将“楚天”之“长”,与“帆”之片和“光”之“孤”对比,形成空间上的强烈反差,从而更衬托出人之渺小,暗含人生离合难以逆料的悲凉意绪。

    换头一句,宕开一笔写“征鸿”。视角自下而上,由江面而写到空中。舟行愈远,终于消失于视野。词人仰望长天,只见一行鸿雁高飞,也渐渐地消失在苍茫的天际。他此时或许多想如那自由的鸿雁一样,飞向“片帆”所往之处啊!但是或许因为他无力摆脱俗务的羁绊吧,因而只能“思随流水去茫茫”,只好托这一江碧水,载去满腔深挚的思念了。下片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巧用两组叠音词,既写出空间的旷远、迷茫,又承载了词人的缠绵悱恻之情。结尾一句以景语收绾,回应上片首句。帆影不见了,太阳下山了,征鸿消逝了,寂寥的江岸边,仍旧默默呆立着一个人,久久不肯离去。他面对着满眼红艳的兰花,碧绿的江水,不禁回忆起和离人曾经一起的潇湘之游,也不禁要生出一种渴望——下一次的相会早一些到来。这样想来,前文所流露的淡淡的伤感之情似乎又渐渐消解了。本词以悦目的景开头,又以绚丽的景结尾,使别情的抒发起到“哀而不伤”的效果。

    整首词写景清丽,抒情婉转,语言隽永,用典自然。“望”、“送”、“思”、“忆”四字将词人送别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紧密地结合起来,显示出严谨的结构。

关键字: 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诗词欣赏   浣溪沙

孙光宪《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解析及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