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品德课:走进学生内心了吗?

品德课:走进学生内心了吗?

04-08 14:51:40| http://www.ertong6.com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人气:788
品德课:走进学生内心了吗?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尝试把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但我们也发现品德课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是否真正进入学生的自我呢?本文针对三个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力求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关键词]还原生活  情感体验价值引导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为品德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自觉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在课堂中占据了主体。“生活”进入了课堂,德育的实效性正在逐渐增强。但是,仔细推敲一下课堂细节,我们却不难发现,课堂中的确呈现了许多来自生活的素材,来自生活的困惑,但是学生是否真的有触动了吗?品德课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自我呢?
课堂呈现:《不说话的朋友》(苏教版),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师: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听到了一阵急促而尖利的声音。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生:想!
师:那好,我们就先来猜一猜。(播放“救护车的声音”)
生:我知道是救护车的声音。
师:你真聪明,请大家猜一猜发生什么事呀?
生:一定是有人出车祸了。
生:可能是有人生病了。
生:也许发生火灾了。
师:(有点着急)请大家再猜一猜,还可能发生什么事呢?
(此时,学生面面相觑……)
◆ 问题分析:来自生活的情境,却使学生陷入沉默
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学生的上述联想非常符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生病、车祸、火灾,还可能是什么事呢?这可真难为了三年级的学生,怪不得他们面面相觑。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猜出“因为窨井盖被人盗走了,有人掉到了窨井里去了,所以救护车来相救”的情节,通过一个悲剧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揭示课题。事实上这样的设计不但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令人感到非常茫然,难怪我们的学生会陷入沉默。
◆ 应对策略:还原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
创设情景的基本原则就是还原生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并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对间接经验进行内化。当然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生活情景,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整合和重组。但是,如果大张旗鼓地创设情境却显得面目模糊,那又有何意义呢?
在上述课例中,要通过创设引出“不说话的朋友”,让学生体会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不防就用学生身边都喜欢的滑滑梯导入。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画面,甚至亲自到操场上去玩一玩,让学生在玩滑梯的情境中愉悦童心,放飞思想,展开美好回忆,就能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因为只有源自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发学生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
课堂呈现:《不给邻居添麻烦》(苏教版),其目标是明白邻里相处要讲公德,能为别人着想,学习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老师先请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与邻居之间的故事。学生首先说到的是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比如放学回家家里没人,自己就会在邻居家吃饭。又如邻居家的灯不会亮了,自己的爸爸会帮他们修理……事情虽小,但也温馨动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接着,有学生谈到自己家与邻居家闹矛盾的事,老师便问:“你曾经给邻居添过哪些麻烦?你的哪些行为影响了邻居?”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于是老师出示挂图(有人往楼下扔水果皮,在楼上跳绳影响楼下的邻居等情景)引导学生反思:“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不自觉的行为吗?”学生似有所悟,说出了自己的经历:浇花的时候弄湿了楼下邻居的被子,电视放的声音太大影响邻居休息……老师听后问:“你这样做对吗?”学生都摇摇头。
此时,老师迫不及待地引入自己预设的话题:““给别人添了麻烦该怎么办呢?”教室里顿时寂静无声。老师只得自己先讲述怎么样与邻居协商解决矛盾的故事。
◆ 问题分析:贴近生活的话题,却未打动学生内心
这堂课从“我和邻居的故事谈起,当学生谈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事例时,老师只给予了“蜻蜓点水”式的评价:“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你们真是好邻居呀。”可以说,话题只是给了学生叙述事件的机会,并没有唤醒学生回忆生活时的内心体验,没有帮助学生深化内心的感受。 
当学生提到与邻居闹矛盾的事后,老师似乎觉得这个话题与自己的目标接近了,于是连续发出追问,并用挂图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但是学生也只是简单叙述事实,不难看出,由回忆再现到倾吐交流之间缺少内心情感的调动、提升,课堂便成了一问一答式的简单交流场所。
因此,我们要注意:品德教学应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尊重学生、唤醒学生的意义出发,更多的关注行为背后的道德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价值澄清,感受到思辩的快乐。
◆ 应对策略:激发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内心的感受
在本课案例中,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鸡毛蒜皮”般的小事,正是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好素材。教师应及时捕捉到课堂生成的话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引导学生深化内心感受:“邻居帮了你,你当时心里怎么想的?”“你为邻居做了好事,觉得快乐吗?能和大家在一起分享吗?”用这些指向性语言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倾诉的愿望。学生的回答一定会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感激,由此生发积极的道德情感,感悟健康的人际关系,为一下步的交流做好铺垫。
而当学生谈到自己曾给邻居带来麻烦的事例时,老师应了解学生此时的需求与渴望,帮助他们提升认识,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进行暴露后的自我反省。“你这样做对吗?”无疑是给学生当头一棒,使他们原本积极的情绪低落下去。此时,如果老师能再度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换位思考:“如果邻居影响了你,你会怎么想?”“和邻居闹矛盾,你的父母会开心吗?”此时,学生会联想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快乐感受,对比此刻的无奈与困惑,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碰撞:给别人添麻烦怎么办?
品德课强调生活化教学,但教学不是向学生解释生活,而是重在通过重温生活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形成正确的态度,激发内心的体验,触及心灵,走进自我。
课堂呈现:曾听过这样一堂课《有多少人为了我》(苏教版),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辨析题:有人认为农民工进城虽然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也给城市带来了麻烦。说说你的观点)
老师先请学生举手表决自己的看法,结果只有3个学生选择了“农民工给城市带来方便”。其他人都选了“带了麻烦。”这个选择显然和老师的预设大相径庭,因为老师真正

www.ertong6.com 的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农民工虽然很平凡,工作很艰苦,但他们在为城市做贡献,我们不应该轻视他们,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他们。”现在正反两方人数“悬殊”那么大,无疑使达成目标有了难度。但教师还是将其分成了两大组,展开辩论,,持第一种观点的三个同学认为:建筑工地上,有很多的外来工,没有他们就没有那一幢幢的高楼大厦;小区里的打扫和搬运垃圾都是他们做的,不然我们这里会很脏。而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认为:“有的农民工穿的很破烂,破坏了城市的形象。很多的民工要偷钱,偷自行车,还有的民工随地涂痰,乱扔垃圾……”执第二种观点的同学越说越烈,老师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很快这场辩论寡不敌众,只能有老师“强制”介入:“好了,同学们,看来在生活中,我们对农民工有偏见,其实他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我们不应该瞧不起他们,生活中谁也离不开谁。”
◆ 问题分析:来自生活的辨析,却未引起学生共鸣
以“辨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农民工进城”的问题,我想,教材编者的意图主要在于,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互动的对话中得到启迪,擦出智慧的火花。本案例中,看似学生通过辨析的方式而自主探究,去进行价值选择,但因为学生没有充足、全面的课前准备和体验,而使得辨析名存实亡;看似教师价值引领,但确是在学生活动发展有悖于教师教学目标的情势所迫下,在教师“贴标签”式的小结中完成的。这只是“说教”,对于学生自主的意义建构几乎起不到实质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在这一个环节中,没有有效地负起引导责任。这一个辨析环节并没有使学生构建起尊重农民工的意识,相反的,在多数学生交流农民工给城市带来的麻烦的过程中,更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头脑中滋生了鄙视农民工的想法。
◆ 应对策略:积极价值引导,促进学生自我提高
面对学生的认识水平与预设教学目标间的差距,作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是赋予教材以生命,使教材处于被“激活”状态,对书本上所呈现教材作出相应的再加工、再创造,以最大的限度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自我的意义建构。
首先要求辨析的“引证”资料、信息等必须是全面的,多角度的,这就需要课前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其次,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调查、访问、观察身边的农民工,在这样的方式中,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整合了以上两种方式,再来进行课堂上的辨析,就绝不会出现本案例中三比四十几的局面了。
教材的呈现往往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课堂却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偶然的,随机的因素,使教师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预设去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泥于预设,而应及时捕捉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再现现实生活,智慧、巧妙地生成新的策略。所以,我认为本案例中,当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第二种观点,形成错误的认识氛围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站‘出来,努力的纠正。如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借着持第一中观点的同学的话加一点拨:“是呀,如果没有这些民工们,我们能住上宽敞的房子吗?就在教师不时时机的引路中,价值的导向会更明确,在道德思辩的学生,走“岔道”的也将会越来越少。
总之,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认识,寻找教育的基点,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小学德育》………………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出版
3、《教学月刊》………………教育月刊社出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小学思想品德论文,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