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个案 宽容、真诚、赏识——走进孩子的内心

个案 宽容、真诚、赏识——走进孩子的内心

12-01 02:17:35| http://www.ertong6.com |教师资料|人气:675
个案 宽容、真诚、赏识——走进孩子的内心教师资料,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个人基本情况:阿彤,9岁,女。现为三年四班学生,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下。集体荣誉感不错,对老师有礼貌,思想较为单纯,反应较慢,接受能力一般,性格内向,与同班同学关系融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很焦虑。
家庭情况:家住博山,父母工作较忙,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在张店上学,住宿生,一周回家一次,造成了家庭教育一定程度的缺乏。  
二、行为具体表现
上课精力不集中,有时玩手指,有时做小动作,或走神,很少听课,老师说的一些话,好像听不懂的样子,或者根本没有听到。对老师的提问,不敢回答,或回答时声音很小。
三、具体措施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学生犹如一棵未经历社会风雨的幼树,需要我们用爱的春风静静地沐浴他们的心灵,用爱的春雨默默地滋润他们的心田。为此,我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载体,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对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心理上辅导,行为上引导”,帮助孩子逐渐改进。
首先,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阿彤只是学习上不是很积极主动,但是遵守班级纪律,然爱劳动,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看到这一点,结合班里雏鹰争章活动,在这些方面用奖励章的形式鼓励他,班里的一些集体活动,也鼓励他积极参加,锻炼自己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
其次,运用表扬与激励的方式,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只要发现阿彤举手,就立刻让他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后,及时进行表扬。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越来越自信,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了很多,不再是以前只是看到嘴动,却听不到声音的状况。
再次,多方面关心、平等对话,使其亲师、信师。学习上,主要是表扬与激励,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上特别关注阿彤,有一段时间他的作业完成得很不好,仔细询问后,给他进行了重新的讲解,直到孩子明白为止。还有一次数学的单元测试,发现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计算题能够做对,但是解决问题全错,针对这种情况,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查找原因,并一个题一个题讲解分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帮助。生活方面,老师给予他的是关心和呵护,每次放学时,都嘱咐他路上小心,注意安全。每次他离开教室时也都特意地问我一句:“老师我可以走了吗?”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了很多。
最后,与家庭配合,齐抓共管。因为家离学校很远,我们老师也很少能与家长见面,就通过飞信,QQ群,书信加强和父母的交流,并推荐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学习材料,和家长一起学习,写反思。还组织一些家庭亲子活动,增强孩子自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融洽父母、老师、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把孩子各方面进步的情况向家长汇报,并要求家长也以激励、表扬为主的方式配合老师进行教育。
四、感悟与思考:
第一、要与孩子有真正的内心接触
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老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为知心朋友,要信赖他,他就会安心,尊重他,他就会与你分享快乐与痛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第二、要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
老师平日和善慈祥,和学生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言行必然要表现出他们的真实行为和思想。因为,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长时间的、不动声色的观察,并进行多方面的验证。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有效的管理措施。
第三、要与学生有正面的亲情的沟通
老师与学生沟通语气与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方式说同一句话,就会产生不同效果,对此,与学生交心班主任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和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老师与学生交心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要给学生发言与解释的机会,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提升沟通的效果。
第四、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的发展有两个趋势,我们要坚信绝大多数学生的好的发展前景,那就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顺其自然和约束控制结合起来,有所为又有所不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学生,要看到发展,看到希望,那就会耐心细致地去工作。用一颗平常心去关注学生的变化。既注意主要方面,又关注次要方面,防止片面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就能在既欣赏学生的闪光点的同时,又能容忍学生的不足,这样,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我们用宽容的胸怀包容他,用真诚的爱心感化他,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孩子身上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和体会,教育处处都是美的乐章。

关键字:教师资料,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   

个案 宽容、真诚、赏识——走进孩子的内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