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让小学美术评价从“新”开始

让小学美术评价从“新”开始

04-08 14:41:43|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人气:125
让小学美术评价从“新”开始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教师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也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更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改至今的9年来,许多一线的教师都在为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评价方式的革新而竭尽全力,或是改进课堂上评价的内容;或是采用诸多的评价手段,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等。从理论上看,形式可谓是层出不穷。可是回到美术课堂上,这些所谓的丰富形式又会被实际操作中的简单一句“好看”、“你真棒”所代替和掩盖……那么到底该如何进行美术作业评价呢?怎样的评价才是最有效,最便于实际的操作?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美术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术作业评价的几点新做法。

关键词:作业评价、教师、学生

随着美术新课标的推行,美术教学评价也进行了一次大的革新。从观念到具体的实施方法上都有了新的定义。在《新课程标准》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和“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简单的一句话使评价的目标变得十分的明确,要求美术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改变以往的评价方法,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更多地给予被评价者关注与关怀,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通过对作业积极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用一个有趣的符号,代替一串枯燥的文字。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A 、B、 C、 D”和“优、良、中、差”是平时美术课堂作业评价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但是这一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对被评价者的过程性、发展性、导向性、激励性、调控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学生对于这类评价只会简单的看一眼就匆匆合拢了本子,从来不去思考自己的作品为何是这样一个评价结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术教师们开始在等级评价后面追加一些评语,如:“你画得真不错,但如果能再大胆些,构图再饱满些就更好了”等等。语言的表述的确能使学生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情况,但是这一类的评语式评价方式也同样存在着弊端。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般的美术专职教师,一星期的课时量在14——18节左右,所教的班级也会达到7——9个之多。以一个班50人进行统计的话,一位美术教师要面对的学生就有350人——450人左右。可想而知,要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并一一进行评语式评价的话,似乎对教师来说太过于不“人性化”。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我采用了以符号代替文字的方法。

(如表所示)

符号

内        容

你画得真不错,构图大胆,色彩鲜艳,希望下一张作品更精彩!

你画得很认真,但是构图上还不够大胆些,希望下一张作品你能放大胆子来画。

你画得很大胆,老师很喜欢你画画的胆量,但是在色彩上还可再丰富再鲜艳些。

真棒,今天的画有很大的进步,希望下次继续努力哦。

今天怎么了,没有发挥你的正常水平哦!

+

学习态度认真

学习态度不认真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美术作业常常会得到教师的一串符号,如:A+☆(你画得真不错,构图大胆,色彩鲜艳,而且态度很认真,希望下一张作品更精彩!)又如:B-↓(今天怎么了,态度很不认真,而且没有发挥你的正常水平哦!)

应用这些趣味的符号代替枯燥的文字,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也便于操作。为了方便学生了解符号的含义,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布告栏上张贴符号的对照表,同时在第一堂美术课上就向全体学生介绍符号的各种含义。试行的第一个月,学生因为不熟悉符号的内容,会在得到评价后主动去参考对照表格,半学期过后,学生就能完全掌握符号的内容,并能自觉转换了。当然符号评价也存在着局限性,面对一些特殊的作品,教师还应该用特殊的方式对待,比如口头的赞赏、文字的表述等等。

 

二、           结合雏鹰争章制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各个年级段或班级中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对绘画的喜好程度也各有不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不爱画画的学生,尤其是到了中高段之后这一现象就更加的明显。如果对这一类学生只是一味的批评或是不加理睬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更加的放任自由,甚至是一学期都不上交一张美术作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反思当前传统的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模式,教师往往就是太过注重用“一把尺子”的评价手段,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美术“特困生”们作为被评价者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的位置,长期以往绘画的兴趣就会被完全的磨灭。

为了能改变这一现象,我将美术评价与每个班级中都在推行的雏鹰争章制度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加分制度。在上一学期每个学生总评分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了四类,分别是优级生、良级生、中级生和需努力生。优级的学生美术作业获得了5次优秀后就可换取一枚艺术奖章;良级的学生获得了3次优秀后就可换取一枚艺术奖章;中级的学生获得了1次优秀后就可换取一枚艺术奖章;而需努力级的学生只要上交了两次作业,就能换取一枚艺术奖章。这一制度的设立,目的就是为了激发那些对绘画兴趣不浓厚,绘画水平又不高的学生。如果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话,由于客观存在的差距性反而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

试行一学期后,班级里的美术“特困生”们的绘画兴趣在增长,各类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同时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也明显有了改善,与前一学期的总评情况相比较,优级的学生人数有增多,而需努力的学生明显有减少。

 

三、           活用成长记录手册,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就美术课堂本身来说,它深受学生的喜爱,而就美术评价结果来说,它又不像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那样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但其中有一点是美术教学自身的因素造成的,那就是美术评价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近几学期,我在各个班级中实施了一种《成长记录手册》的评价登记方式,也就是简化后的成长档案袋。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在班级中以民主的形式推选出8位美术组长和1位美术课代表,作为美术作业评价的小助手。并为这9位小助手发放了特制的成长记录手册,由8位组长登记各个组员的学习情况和美术成绩,而美术课代表则负责登记8位组长的学习情况。

 

(成绩记录册形式如下)

封面:

 

美 术 成 长 记 录 册

班级:             

组别:             

组长:             

 

页1:

姓名

 

课题

课前准备

课堂表现

评价等级

 

 

 

 

 

 

 

 

 

 

 

 

 

 

 

 

 

 

 

 

 

 

 

 

……

……

……

……

自定目标

 

期中组评

 

期末师评

 

 

课    题:填写每节课的上课内容,根据教师所上内容来定,包括课外的题材。

课前准备:是指这节课所要带的工具是否带齐,带齐的同学可得☆;带了一半的同学得√;未带的同学只能得×。

课堂表现:是指这位同学在这节课中的课堂纪律和发言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组长可以在这一格中打上☆(好)√(一般)×(需努力)。

评价等级:根据美术教师的评价成绩进行登记,通过这个登记也可看出该学生有没有完成每一次的美术作业。

自定目标:每个学生可以在学期初,自定一个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或是在本学期内要完成的任务,如按时完成每次作业;期末成绩能得A等。(由每个学生自己填写)

期中组评:这一项是让组长在期中时对每个组员进行一次评价,用文字表述自己对这个组员的一些建议,或表扬或指正。

期末师评:教师根据一学期来学生整体的表现,完成自定目标的情况,组长的期中评价等,打出一个总评成绩。

     在试行这一成长记录手册的几个学期以来,学生的美术作业完成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美术评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一种比拼,因为成绩一旦登记,也就意味着公开,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不甘落后,每次都会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美术作业。自定目标和其中组评两项内容则更好得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评级中,使自评和互评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学生在学具准备上也有了一定改进,以前上美术课,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忘带材料,如今有了登记记录,为了那个五角星,多数同学都能按要求带好每节课的学具材料。

一系列的评价改革,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比较、相互改进、相互提高、相互交流。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今后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相信自己还会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高瞻远瞩的发展观认真研究,进一步构建更符合学校教学现状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美术评价机制,使小学美术评价朝着多元、多维的方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美术教育》2007年第三期。

3、2005年宁波市小学美术论文集。

4、网络资源。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育教学论文,关于美术教学论文   

让小学美术评价从“新”开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