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美术小学美术教案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册)美术《9.老牛和小牛》教案

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册)美术《9.老牛和小牛》教案

04-06 20:47:15|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美术教案|人气:881
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册)美术《9.老牛和小牛》教案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牛是勤劳的象征,历来喜为文人墨客赞赏和描绘。
本课教学时要利用学生积累的有关牛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了解牛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各种牛的异同,概括地画出牛的形象,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母子情”或“父子情”,在心中树立牛的美好形象,进而感受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概括牛的外形基本特征,把握和表现牛的头和身体的组合关系(身子的大小比例、头转动的角度)是上好本课的基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了解牛文化的条件,使学生对牛的种类、体形、牛角的区别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所了解,并能择其熟悉的一两种加以表现。为此教材中编排了李可染的《牧归》、韩滉的《五牛图》,为学生了解牛文化提供图例。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表现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为此,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表现这一主题的情趣盎然的优秀学生作品。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其景其情。
城市学生对牛不太熟悉,而对在动物园见到过的熊猫、猴子、小鸟等较熟悉。教学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所能表现的内容。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课前多途径收集牛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以此来了解牛,加深对牛的印象。
2.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四、相关资料
1.牛的象征意义及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约六千年前,当我们的先民进入农耕时代起,牛,作为六畜之一,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群“经”之首的《周易》就有“乾为马,坤为牛”的叙述,把牛作为厚德载物、负重致远的象征。春秋时《礼记·月令》中记载周代的习俗说,冬末官府祭鬼,作土牛,送寒气以迎春。后世改为立春日举行,所作土牛叫“春牛”。近现代历书开篇多以“春牛图”为首,以示一年之歉丰。“牺牲”一词均为“牛”旁,是由古代祭祀天神的贡品名词而演变为献身精神的动词。有史以来,牛的形象,人们赋予了众多的人文内涵,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它是当之无愧的,它与今天所提倡的公民道德精神又何其吻合!
在我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牛与人相依相伴,它既是生产的工具,又是人的朋友,加之它性情温顺,忍辱负重,与人生命进程中的某些际遇有许多共通之处。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官宦士人都有诗歌辞赋述及牛。唐柳宗元写有《牛赋》。宋朝的李纲有“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病卧残阳”的感。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自比“孺子牛”的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座右铭为世人所传抄。著名诗人郭沫若则赞水牛为“国兽”,作有长诗《水牛赞》。
牛的形象早在远古的岩画中即有表现,商代的青铜器中出现了造型精美的牛兽。以干支纪年的历法中,十二地支的动物形象中,牛对应丑位而占一席之地。及汉代,许多画像石刻中多有表现,甚至在精美的银具中用牛的形象作成灯具。以牛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自魏晋以来更是屡见不鲜,历代都有高手出现。如唐代的戴嵩、韩滉,宋代的阎次平,元代的杜本,明代的许道,清代的杨晋。近现代的任伯年、齐白石、刘海粟、徐悲鸿、潘天寿等名家都有以牛为题材的画作出现。已故著名画家李可染更以“师牛堂”作其书斋名,牛的作品为其画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历代民间工艺品,如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皆有牛的形象。牛除了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外,它还是年丰人乐、怡然恬适的田园风光的体现。词语中常用的“牛劲”、“牛气”、“牛势”则又是人们坚忍不拔、努力进取的精神表征。中国绘画素有哲学属性与文学属性的特点,我们多了解一些有关牛的知识,对于升华情感,触发创作激情是有所借鉴的,这也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特征之一,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选自谢京秋著:《中国画.水墨牛技法》)
2.牛的特点及类型。
牛,身体大,肢端有偶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牛力气大供役用,肉、乳鲜美。我国常见的牛有黄牛、水牛、奶牛、牦牛。水牛:角粗大而扁、向后弯曲,皮毛呈浅灰色,常常帮助人们在水稻田耕作。水牛喜水,生活在南方湿热多雨的河网地区。黄牛:皮毛多呈黄褐色,角小、略弯而上翘。帮助人们拉车,耕地。耐旱,在山区丘陵地区养殖。奶牛:短角,皮毛有黑、白或黑、白、黄褐色相间的花色,乳房呈肉色、较大。圈栏饲养,取其乳汁供人们饮用。牦牛:全身长毛耐干寒,在西藏、青海等高寒地区较多

www.ertong6.com ,可用于乘骑、运货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