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下)

11-30 14:08:10| http://www.ertong6.com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气:66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下)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的:

1、  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一5的乘法口诀。

2、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  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具、学具准备:

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 5根小棒,学生每人准备2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  )    二二(  )     一三(  )    四四(  )

    一四(  )    二四(  )     二四(  )    三三(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熟记口诀。

二、新课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

    今天我们学习5的乘法口决,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 11、教师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们看,小丽和她的伙伴有在摆小棒了,他们在拼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没摆一个要用5根小棒)

2、指导学生操作,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摆学具好吗?

1) 请大家用小棒摆出一把小伞,你摆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5 5×1=5)

2)再摆出一个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做解答。大家看到这,我们用小棒摆出的两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你来解决好吗?

板书:5  + 5    10      2×5=10  5×2=10

4、教学口诀“二五一十”刚才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他们的结果有都是10所以就用一句口诀来表示。一起读口诀。那么1×5=5   5×1=5

   口诀怎样编?试一试  一五得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得出结果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并为编制相关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教学其余口诀。

1) 引导学生摆放第三个。

2) 问:这时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  +5    15      3 ×5=15  5× 3=15

3) 引导学生编口诀。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

4)用相同的的办法教学最后两句口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5     +5      20      4× 5=20   5× 4=20   四五二十

20   +5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给如何有效地记住口诀带来了方便。

5、引导学生记忆5的乘法口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你的好办法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验口诀编制的过程,明确口诀的来源,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

老师说出口诀的半部分,学生补充口诀的后半部分。(先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口诀,再打乱顺序。)

2、教材51页《做一做》 3、教材52页3、4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有较浓的积极性。

四、拓展性练习

1、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一五得五

(      ) (      )   (      ) (       )

(      ) (      )   (      ) (       )

2、 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3+3+3+3=□×□            5+5+5+5=□×□

6×3=□+□+□=□+□+□+□+□+□ 

4×5=□+□+□+□+□=□+□+□+□

3.教师出示 。教师任意指圆中的一个数,让学生回答5乘以这个      数等于多少。例如,教师指4,要求学生回答“5乘以4等于20”。开始练习时,可以全班学生集体回答,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4.让学生做练习十的第l~3题。

[设计意图]强化练习有利发挥学生积极动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10---15-----20------25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第六课时  5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悉5的乘法口诀,记住5的乘法口诀。

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

一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三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

2、写乘法算式

正   正            (   )×(   )=(   )

正   正   正       (   )×(   )=(   )

正   正   正   正  (   )×(   )=(   )

3、填口决。

三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五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4、计算

5×3=  5×1= 1×5= 5×5=  5×2=   4×5=    5×4=  2×5=

5、看图写算式。

△△△  △△△

△△△     △△△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实践题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算式。

三五(     )                    

二五(     )                     

四五(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实践后,达到熟练口诀的记忆。

三、课堂练习

 

第七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书本第54、55页的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l=2  1×2=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棵幼苗,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4× 5=20   5× 4=20   四五二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如果有2行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行呢?2)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 诀:“三三得九”。

 [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 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3题,是对口令游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教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

 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五、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2×l=2  一二得二  1×2=2

2×2=2  二二得四

1×3=3  一三得三  3×1=3

2×3=6 二三得六 3×2=6

3×3=9 三三得九”

1×4=4 一四得四  4×1=4

2×4=8 二四得八 4×2=8

 3×4=12 三四十二 4×3=12

4×4=16 四四十六

 

 

C  5个3的积是多少?第八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内容:书本第57~58页的2~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      )    五五(      )     四五(       )     二四(      )三三(      )    二二(      )     三四(       )     三五(      )二五(      )    四四(      )     一一(       )     一四(      )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  ◆ ×5=10   ●× 5=25   ■×2=10   4×◎=20   

1×5=□   △×5=15  ☆ ×5=20   ◇×◆ =25   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5、想一想。

如果    表示5,那 么        表示(     ),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  2乘3得几?        

 b  3个4是多少?      

 

D  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作业:

四: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 乘加和乘减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  3×4 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

[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

3×3+2=11

4×3-1=11

4×2+3=11

2×5+1=11

 

第十课时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9页例6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  开火车学生做5以内的乘法口算练习。

2、出示练习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4+4+4+4   2+2+2   5+5+5+5+5  3+3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的旧知,为用乘法解决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正准备盖房子呢。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小象,帮他们运送木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从图上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解决问题,这位同学提出了“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这个问题大家能够试一试,并把你的想法在4 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各组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2+2=6(根)

3×2=6(根)2×3=6(根)

5、教师小结,刚才在解决“一共有多少根木料?”的问题时,有的同学是按以前学过的加法来解决的,还有的根据乘法的大意一,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思考方法,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进步成长。

三、巩固练习

1、课本59页《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课本60 页1~3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

四、拓展性练习

1、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

2、1副手套有2只,5副手套有□只。□×□

3、1颗五角星有5个角,3颗五角星有□个角。□×□

4、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4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5、1个笼子里有3只小鸟,4个笼子里有□只小鸟。□×□

a)  图中有几个□?请你写出算式。

 b) 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下面的□里。

□+□+□+□=18     □+□+□+□=18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他们自主发展的机会。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用数学

2×3=6(根)

 

 

第十一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例71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 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3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把乘法口诀说完整。

    (  )五十五     三(  )十二    (  )四得八

    (  )四十六   四(   )二十    (  )五一十

    (  )三得九   五(   )二十五  (  )三得六

[设计意图]巩固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

 3.写出乘法算式。

(l)5个3是多少?   

(2) 4乘以5是多少?

二、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6的乘法口诀”。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连加法,得出有关6的口诀的结果,为编制口诀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请你说说每一列是什么意思?分别表示有几个几?2)根据这个表你能够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6=6  6×1=6 2×6=12   6×2=12  3×6=18   6×3=18

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把你编的乘法口诀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诀

教师在前面写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右边板书:“1×6=6  6×1=6    一六得六  

2×6=12 6×2=12  二六十二”。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61页,在自己一的书上把例7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教师让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同时,教师接着板书: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十四       

 5×6=30        6×5=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齐读一遍。

 教师在教室内挂的乘法口诀表上添上6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读一遍。请你看一下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六六三十六“”只有一 个算式?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有利于熟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l. 摆小棒。课本61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口答,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在黑板上用6根小棒摆一个六边形。要让学生看清楚教师是怎样摆的。提问:

“摆这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回答“用了6根小棒”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六边形”。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摆2个六边形。教师边巡视边帮助摆得不好的同学。学生都摆好后提问:

“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接着再摆一个六边形。

“摆3个六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不用摆,如果要摆4个六边形,你知道要用多少根小棒吗?”

4.做练习十三第l~3题。

(l)做第3题。让学生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关于6的乘法口诀。学习记忆乘法的有效方法。

 四、 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6×1=6     一六得六

 2×6=12   6×2=12   二六十二”。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十四

5×6=30   6×5=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第十二课时  6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练习十三第4~11题。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6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达到熟记口诀。

二、指导练习第4~11题

1、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用数学”。用实物给学生提问?

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2、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3、第7题混合练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第8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5、第11题,“用数学”完成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

6、下面的游戏题,进行综合练习,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填在书上,看着说,再让学生背着说,看谁说得全对。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乘法有个系统的回顾,弥补不足之处。

三、 补充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求5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     )

2)6+6+6+6+5可以写成6×5+5。      (     )

3)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他们的积是10。 (     )

[设计意图]此练习为了预防作业中会产生的错误,同时也提高了“用数学”的要求。

四、智慧亭

1、已知△×△=25  △+□=13   求△+△=(   )  □=(   )

2、已知□+○=9   □×○=18   求□=(   )     ○=(    )

[设计意图]在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聪明,从乘法入手去想。

五、作业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65 ~ 6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 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 了1~6的乘法口诀,并且还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使学生的学习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任务。

二、整理复习单元相关的知识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卡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出示卡片学生算出得数

2、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算式都用了哪些口诀?

3、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诀表,老师把有关1的乘法口诀全部摆在第一列的位置。

1) 组织小组进行汇报。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排列的结果?并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路,并体验这一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记忆口诀,加深对1~6的乘法口诀的认识。

2) 引导观察乘法口诀表的跑列规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看看他有怎样的排列规律?

3)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认识,更加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的。起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4)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背诵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4、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1) 出示教材65页第2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意义思,说一说主题图的含义。2) 让学生先独立进行解答。

3)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和理由。

4) 组织集体校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解答过程的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悉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口算练习,组织完成66页第1、2题

2补充练习想一想算一算

(1)有16名学生,每条船限坐5人,3条船能坐下吗?

(2)公园的门票每张3元,小红 20元买5张够吗?

[设计意图]结合实践运用,达到预计效果。

四、课堂练习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大约4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第二课时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2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

2、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关于对称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引导观察图形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刻意纠正。)

3、教学“对称”

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

4、组织活动——剪一剪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5、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6、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7、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8、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寻找其共同点,以把握对称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的做一做。

2、  拓展性学习。(补充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    两边完全重合

蜻蜓图  蝴蝶图  树叶图

 

第三课时   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镜面对称的性质。

教学准备:

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创设情境。

2、  揭示学习的内容。

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出示镜面对称的实例,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优美的意境,营造和谐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

1、  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汇报。

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

3)、小结

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

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5)、全班交流。(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6)、小结。

2、  看镜子写时间

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游戏,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有助于发现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镜面对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  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2、  拓展性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镜面对称

照镜子时  前后   不变

  上下

照镜子时  左右    对换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七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 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师: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拼摆了这么多优美的图案,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七个图案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

4、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5、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7×1=7            7×1=7                一七得七               

2×7=             7×2=                 二七(       )

3×7=             7×3=                 三七(       )

4×7=             7×4=                 四七(       )

5×7=             7×5=                 五七(       )

6×7=            7×6=                 六七(       )

7×7=                                   七七(       )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4、说一说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5、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6、“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个算式?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7、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8、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学生活动:

1、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不知道四七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办法?

3、熟记口诀。

同桌拍手背     四人小组背    开火车背     集体拍手背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抢答游戏。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看图写算式。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五、随堂练习

六、拓展性学习

□+◎+□=45                 □=(     )

□+◎=35                     ◎=(     )

◎+○=45                     ○=(     )

七、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七的乘法口决

7×1=7                                  一七得七

2×7=             7×2=                 二七(       )

3×7=             7×3=                 三七(       )

4×7=             7×4=                 四七(       )

5×7=             7×5=                 五七(       )

6×7=            7×6=                 六七(       )

7×7=                                   七七(       )

 

第二课时   7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5页,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3=          6×5=            7×1=             7×0=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     )       三七(      )         六七(     )

四七(     )        (     )七三十五       (    )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除15题外,每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第15题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谁算得快。

7×2=         5×7=             6×7=          7×5=

4×7=         7×7=             7×4=          6×4=

7×3=         2×7=             6×6=          5×6=

6×5=         7×6=             3×7=          5×5=

5、接龙背口诀。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四、随堂练习。四、随堂练习。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7的乘法口诀

 

www.ertong6.com

 

第三课时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摆小棒游戏。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2个4的情况,以及5个4、6个4等情况。2个4我们可以怎样说呢?5个4、6个4呢?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摆的圆片数和谁有关系?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式吗?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2、完成教材76页《做一做》

3、说出你是怎样列式的?说出你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倍的认识

 

第四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学准备: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       5×6          7×4            3×5

4×6       5×5          6×3            2×6

7×2       3×7          7×7            2×4

6×6       4×4          5×2            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    )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    )倍。

5个4可以说成(    )的(      )倍。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第五课时  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练习十七第4—9题。

教学目标:

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

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7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令。

二、指导练习第4—9题。

1、第4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抽象认识,要使学生真正明白7的6倍就是6个7,5的4倍就是4个5。

2、计算。

5=□                    5=□

2=□                    4=□

7 × 4=□               6×3=□

7=□                    7=□

6=□                    6=□

7×6+7           7×4-4           7×2+7

7×7-7           7+6+7           5×7+5

3、指导练习第7—8题。

三、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六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80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教学准备:教材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        7×2           3×6          5×6

6×4        3×3           5×2          7×3

7×4+7      5×7+5        6×6+6        3×5-3

7×4-4      6×3+6        4×4+4        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7的5倍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6个4相加得多少?

4)7和5相加的多少?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出示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一排?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

0  8    16   24    32    40    48    ……

3、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书上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和口诀,并和同桌交流。

二八(    )     三八(    )      四八(    )

五八(    )    六八(    )      七八(    )  八八(  )

4、指导学生齐读8的乘法口诀。

5、指导学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

6、组织学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81页1~4题。

2、独立完成81页5题。

3、背诵8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性学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     6×6=36        24=□×□   

36=□×□       24=□×□×□    36=□×□×□

六、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5×8=40 五八四十   6×8=48  六八四十八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第七课时  8乘法口诀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82页练习十八6~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中相应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巩固。

1、完成82页第6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七题。

1)先在书上练线,找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答案。

2)根据所选的算式说出相应乘法口诀。

3、引导完成8~9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4、解答第10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自行解答。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法。

二、拓展学习。

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     61=□×□+□    

39=□×□-□     6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8-16=8×□        5×7+21=7×□

板书设计:8乘法口诀练习(一)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第八课时  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83页11—15题。

教学目标:

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练背诵8的乘法口诀。

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了令。

2、背一背。

3、填一填。(出示小黑板)

8×2=□       7×3=□        8×6=□        2×8=□

6×7=□       4×6=□        5×7=□        4×7=□

5×8=□       8×3□         8×8=□        8×5=□

5×6=□       7×8=□        6×8=□        6×4=□

4、第13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

5、第14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现实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找联系解决问题。应先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再画示意图,帮助解答。

二、拓展练习

(补充相应的练习)

1、  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2、  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 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3、  24=□╳□=□╳□    16=□╳□=□╳□

4、   6+☆+☆+☆=30    ☆=(  )

三、课堂随练。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8×2=□       7×3=□        8×6=□        2×8=□

6×7=□       4×6=□        5×7=□        4×7=□

5×8=□       8×3□         8×8=□        8×5=□

5×6=□       7×8=□        6×8=□        6×4=□

 

第九课时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课本P84及练习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  )六二十四        二(  )十四

七(  )五十六      (   )八四十

二、        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

1、  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

3、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口诀记忆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6、出示85页3题: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口述:五九(  )…… 指名填、抢答等。

2、练习十九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第十课时  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P86~8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  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  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完成课本第86页第5题,交流改正。

(2)、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  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

(1)、请大家先在书上填出所缺的文字,将口诀补充完整。

(2)、选择一句口诀说出可以列出什么乘法算式。(要求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3、  引导学生完成第8、9题,

(1)、观察第8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工有几个3。

(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

(3)、第9题,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三、学习效果测评

1、  完成课本第6、10题。

2、  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四九(   )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九(  )八十一 (  )九七十二   三(  )二十七

(  )十八   六(  )四十八   六(  )五十四

 

第十一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P87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 ?体验它的含义。

教学准备: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        )或(        )

(2) (         )(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     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评价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四、随堂练习。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二)

 

第十二课时  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课本P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  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  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 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  )=(   )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表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9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 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准备: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

四、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第十四课时  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课本P92、93页。看一看   摆一摆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正确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重点。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小棒、直尺、三角板、硬纸条、六个图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

1、生: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说一说一样吗?

(1)展示卡车模型的前面、后面、侧面情况让学生辨认。

(2)再展示椅子的前面、侧面、后面情况再来让学生辨认。

2、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后的感想。

(引导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所以不能从一个侧面去断定一个物体的形状,要全面的观察物体。)

3、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听完故事,小组讨论汇报。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结:观察物题时要做到从不同角度,全面的观察物体。

二、动手拼摆。

1、拼摆基本图形

(1)、用桌上的学具摆出学过的图形。

(2)、介绍自己拼摆的图形。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拼摆组合图形

师 :出示范例,摆出一个图形,(课本93页图案)

(1)、生认真观察发现。

(2)、小组合作用最少的小棒,摆出最多的图形,看谁的办法最巧妙。

(3)、展评学生作业。

3、量一量、画一画

(1)、学生制作活动角。同时玩一玩,玩时能发现什么?

(2)、按要求转出角。小组讨论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

(3)、让学生用活动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4)、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角。

三、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一谈 玩的收获。

 

第七单元    统 计

 

单元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最大的变化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教材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兴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2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一)

 

教学内容: 课本 P94、95。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想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的小动物都是非常可爱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教师逐个板贴:小猫、小狗、小兔、小鸡)

3、大家喜欢他们吗?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种小动物中我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少?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

二、探索新知

1、 收集整理数据

(1)、请学生从学具袋里的四张动物卡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投在票箱里。

小猫    小狗   小兔   小鸡

      学生活动。

(2)、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谁想念动物卡?谁到黑板上来记录?请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记录。

(黑板上没有表格,只有4种动物,有学生自己决定用“∨、正字、Ο等”)

2、 制作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有和黑板上记的结果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际人数一致。)

我们已经把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了,看看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说 的?

(统计图不够清楚)

(2)、探索完成统计图

尝试: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

(出示统计方格纸)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学生尝试活动,发现疑难:格子不够)

(3)、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请每组小朋友共同研究研究。用你们想的办法试一试,看哪种方法好。

学生活动

反馈:请各小组上实物投影展示。

预计:A、学生把格子涂到外边去。(即往上涂)

B、把不够的格子涂在左边或右边。

C、把不够的格子分开,即原来一个表示2个。(不能只是不够的一格表示2应全部都表示2。)

小朋友内交流不同的方法,讨论尝试发现:一格表示2个人比较合适。

(4)、演示:一格表示2个人,2格表示几个人?3格表示几个人?(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个方法行吗?

(5)、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

学生活动。

(6)、交流,展示。注意单数的画法----画半格。

 

师: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我们终于画出了统计图。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个人?

3、 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1)、现在这张统计图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吗?你看明白了什么?谁来说?

学生汇报。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 小结:小朋友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这么清楚、这么漂亮的统计图,6、 并且通过统计图还发现了许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

三、巩固深化,应用活动

(1)、创设情境:小朋友你想不想自己做一份调查?

(2)、完成P97(2)

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认得?

(3)、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出示97页第二题统计图: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表表示吗?

(4)、学生活动。

(5)、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为什么涂半格?

(6)、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得愉快吗?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你表现得怎样?

五、外延伸

下课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完成95页的做一做。

 

第二课时  统计(二)

 

教学内容: P96、97、98。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

教学准备: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 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 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 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 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生活应用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开放实践

1、p97页3题  4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 展示师生互评

四、全课总结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一)

教学内容:课本P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 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数学广角(一)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课本P10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 :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  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数学广角(二)

 

 

第九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102、10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  学生小组内交流。

3、  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  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1、  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  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  □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  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45下(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小红36下

小东53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小丁60下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六、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笔算加法和减法

 

第二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102、106、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  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  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  教师抽查。

4、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

二、发展练习。

1、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  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1、  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  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表内乘法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  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  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  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二、复习角与直角

1、  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103、104、109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  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  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完成103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对称图形

1、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

1、  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  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第五课时   “统计”的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104、10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

1、  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  提问与解答

(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全班解答,订正。

二、拓展练习

1、  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  随堂练习。

3、  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统计

 

关键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