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

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

04-02 15:41:13|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人气:235
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过 : “我一生都在想怎么上出一节我最满意的好课 !” 这句话真实地道出了一位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不懈追求 , 也反映了好课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 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着。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今天,我们认为衡量一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我们要走出沿袭已久的“以知识为本”、以评价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评价的视野,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不论是评价者还是上课教师都应在课堂观察中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看作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任何学习都正在不断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中推进的,任何教学效果也都是在这种交互调控、交互促动的“推进”过程中实现的。

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 “ 好课 ” 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一节 “ 好课 ” 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  真实的学习过程。

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老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同时,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不是多人、多次排练的结果,不是“课本剧”的再现。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课。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能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应该允许有学生出错。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可以重建的课。

二、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的学习状况如何,与他的学习心情有关,同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他在课堂上的情感状态有关。良好的情感状态是学生心中对学习愉快的心理感受,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源泉。平时,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毕恭毕敬地坐着,这只是他们在学习意志与学习目标上和教师保持一致,而非在情感上保持一致。而没有自身情感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不愉快的,也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产生 “ 我乐意参与,乐意创造 ” 的心理要求,对我们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脸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

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老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气氛。

【案例一】知情结合,和谐发展。     (课题:几倍多几求和的应用题)

师: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

生 1 :我今年 10 岁。

师:老师今年多少岁?(学生沉思,仅有个别举手)(对着生 1 )你知道吗?

生 1 :知道,老师今年 28 岁。(生大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是算出来的吗?

生 1 :我猜的。

师:老师今年不是 28 岁,猜是不行的,但你很勇敢,很有胆量,奖给一朵 “ 勇士花 ” 。

生 2 :老师,你只提出问题,没有给条件,不能算出你的年龄。

师:支持你,下面我给出条件,看谁最机灵!罗同学今年 10 岁,老师年龄比罗同学年龄的 2 倍多 4 岁,老师今年多少岁?

生 3 : 10×2+4=24 岁。

师:为你喝彩!那么还有谁不是这样算?

生 4 :第 2 个条件我理解为 “ 老师的年龄比罗同学的 3 倍少 6 岁 ” ,算式为: 10×3-6=24

师:好!非常漂亮,可以命名为 “×× 想法 ” 。(与几倍少几求差联系上了。)

案例中,教师把老师与学生都看作学习的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老师有多大的问题上来。不难看出,该案例中学生的情感状态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出来了,以情激情,以知促情,达成了情知和谐发展。

三、良好的交往状态。

大量的研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都已证明,对任何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就儿童来说,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会交往,学会与不同的人合作、共处,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在交往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与同伴交往,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从合作中获取知识,因为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在理解知识的关键处,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讨论、推理等交流活动,给他们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大展其才的机会,在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能够细心聆听别人的意见,留意观察,并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准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一起与同学分享成功与快乐,对有困难的同伴能给予热心的帮助和指导,逐步形成团结、合作、严谨、契而不舍等创造性人格。

【案例二】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课题:减法的初步认识)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电脑出示:小鹿图)

(通过声音、色彩、动画,使 “9 只 ” 和右边跳舞的 3 只小鹿引起学生注意。)

师:你看到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生:有 3 只小鹿在跳舞。

生:一共有 9 只小鹿。

生:左边的小鹿在看那 3 只小鹿跳舞。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请注意:一人提问题,小组其他成员尽量解决。(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

组 1 的发言情况如下:

生:有 9 只小鹿, 3 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解答?

小组其他成员:我是这样想的,一共有 9 只小鹿,从 9 只小鹿中去掉跳舞的 3 只,就得到不跳舞的小鹿,是 6 只。

组 2 的发言情况如下:

生:有 9 只小鹿, 6 只小鹿在休息,请问几只小鹿在跳舞?

小组其他成员:一共有 9 只小鹿,从 9 只小鹿中去掉休息的 6 只小鹿,就得到跳舞的小鹿有 3 只。所以用

www.ertong6.com 9-6=3 。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该案例注重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学生彼此间形成了一个 “ 学习共同体 ” ,体现了一种新型的课堂交流形式,有利于课堂良好的交往状态的形成。

  四、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儿童的认知规律是 “ 从以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 ”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因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展开学习。

应注意的是操作活动应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认知活动。一方面,操作活动应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操作活动又应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两方面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中我们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物性操作和虚拟性操作;模仿性操作、定向性操作和创造性操作,以及个体性操作与群体性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事情发生发展,数量变化的过程与结果,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不仅动手、动口,并动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案例三】摆摆拼拼,体验知识的内在特性 (课题:质数和合数)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 20 个小正方形。)

师:先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任意拼一个长方形,并互相说说长和宽,以及用了几个小正方形。

(学生兴趣很高,在如此枯燥的 “ 数的整除 ” 单元竟有操作活动,学生们很兴奋,他们摆着并互相说着。)

师:哪个同学能来汇报一下你自己摆的情况?

生:我摆的长方形长 6 ,宽 2 ,一共用了 12 个小正方形。

生:我摆的长方形长 4 ,宽 3 ,也一共用了 12 个小正方形。

生:我摆的长方形长 5 ,宽 4 ,共用了 20 个小正方形。

师:刚才是让大家任意拼的,下面就得统一行动听指挥了。由老师说正方形个数你们来拼,然后看你们共拼了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 20 个小正方形。

(生拼,师巡视,观看各组情况,然后请小组长汇报)

生:我们这组拼了三种,分别是长 1 ,宽 20 ;长 2 ,宽 10 ;长 4 ,宽 5 。

师: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生齐:是),也就是说 20 个小正方形能拼成 3 个不同的长方形。那继续,请听:

师: 19 个小正方形。

(生尝试摆,巡视可发现小组长在统筹安排,学生们先是皱皱眉头,继而又沉思,最后恍然大悟,只能摆一个。)

生齐:只能摆一个,长 19 ,宽 1 。

师:我们依然采取小组长负责制。请你们小组内分工合作,研究 2~18 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情况,并填写表格。

(有一组的几个男生特别活跃,只摆了几个就兴奋起来:我们不要摆就知道!我就近一步,他们告诉我:看这个数有几个不同的几乘几就行了。)

小结板书:

只能拼一个长方形的有: 2 、 3 、 5 、 7 、 11 、 13 、 17 、 19 。

不止拼一个长方形的有: 4 、 6 、 8 、 9 、 10 、 12 、 14 、 15 、 16 、 18 、 20 。

操作活动要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关键是要找准活动载体,该案例让学生动手摆正方形拼长方形,研究什么情况下只能拼一个长方形,什么情况下不止拼一个长方形,将质数和合数固有的内在特性巧妙地隐含在学生所需探究的问题中。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并且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就是在这种数与形的结合、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很自然地就建构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样的操作是积极而有效的,学生不仅动了手,而且动了口,动了脑。

五、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由他们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动情、动口、动手,更要让学生动脑。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良好的思维状态表现为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热烈参与讨论,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和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获取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状态,不仅积极,更要有效。

【案例四】剖析实质找联系,动脑思考得规律。(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出示一组练习:

        32-23= 53-35= 63-36= 95-59=

        72-27= 82-28= 81-18= 91-19=

学生计算,报答案后 ——

师:仔细观察上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沉默,认真地思考着)

生 1 :这些得数分别相差 9 。

生 2 :这些得数都是 9 的几倍。

生 3 :每道题的减数都是被减数交换位置后得到的。

        ……

师:是啊,这些题的减数都是被减数交换十位与个位后得到的,它们都与 9 相关,你们能把这些计算结果改成 9 的几倍?

(学生各自改写成 9 的倍数)

师:现在能发现什么呢?

生:它们的结果是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差与 9 的积。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吗?

生 1 : △ ○ - ○ △ =( △ - ○ ) ×

www.ertong6.com 9

生 2 : ab - ba= ( a - b ) ×9

上述教例,教师不仅仅满足于算式答案,而是让学生剖析问题的实质,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出了规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六、注重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有效学习一定是有价值的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学习,是针对学生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学习。有效率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师的问题,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人民民主,一堂而皇之好课也是解决了学生的问题的课。问题解决了,就是有内容、有效率的、充实的课,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有效率的课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堂好课仿佛一面多棱镜,因观赏者的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对同一堂课的评价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好课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一堂好课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认为,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专家、听课者,因为对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这反映了我们认识同一问题处在不同的层面上,我们需要逐步在教育价值观上取得共识,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从数学教育价值观的高度,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构建能够保护教师积极性的灵活而宽松的评价体系,推进新一轮数学课改实践。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相关文章